2006年3月13日,星期一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二版:时政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社区民工学校希望这里起航
本报记者 曹志男 通讯员 董汝华 文/摄

  “‘民工学校’开学后,每次上课我都来。老师教我们工作上怎么做才是规范的、安全的,生活上怎么做才是文明的、合法的。我都记下来了,可有用了。”不久前记者来到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之江社区某工地,刚在会议室上完课的外来务工者小许喜滋滋地告诉记者。这天,60多名“学生”听浦沿街道计生科的“老师”讲解了计划生育知识。
  “这已是‘民工学校’的第100堂教学课了。”之江社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社区“民工学校”在去年8月开学,每周一和周四晚上定时开课,外来务工者可以免费走进课堂。“学校非常受欢迎。”该工作人员说,据他们统计,“民工学校”学员已达1500多人次。
  记者了解到,之江社区目前登记在册的外来务工者有15960人,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外来务工者,有八成以上未上过高中。“所以我们决定创办一家民工学校。”社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学校由社区牵头,教学内容包括思想教育、法制教育、职业技能、安全文明施工、企业制度等各方面。由此,无论生产还是生活上,外来务工者们都有了自己的学习园地。
  据悉,“民工学校”在深入浅出地讲解的同时,还采用观看录像等“电化教育”形式,外来务工者普遍对教学效果反映良好。为了让学员学得更有劲,学校还举行知识竞赛。去年举行的民工消防知识竞赛,贵州小伙小李是冠军组的成员之一,他告诉记者,拿了冠军他很激动,这些知识他在工地干活时就能用上。“老板喜欢像我们这样懂些消防知识的员工,还给我涨了工资呢。”小李开心地说。
  “以前干活只是跟着做,现在我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做。”在之江社区一家工地务工的外来务工者赵小荣兴奋地告诉记者,以前他在很多工地打过工,但像这里能免费“上学”还是头一遭。“干活、学习两不误,机会多难得呀。”他笑着说,自己一定要趁这机会好好学些技术,将来做个建筑行业的小老板。